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2023年航天航空工程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增长(见表1)。2023年营收规模达4.78亿元,同比增速达4.3%,主要受益于商业航天市场爆发。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行业增速呈现前高后稳特征,2020-2021年受基数效应影响增速较快,2022年后回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2023年航天航空工程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增长(见表1)。2023年营收规模达4.78亿元,同比增速达4.3%,主要受益于商业航天市场爆发。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行业增速呈现前高后稳特征,2020-2021年受基数效应影响增速较快,2022年后回归常态增长。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航天航空工程行业深度全景分析及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报告》分析预测,2026年航天航空工程营业收入将达57000万元。
现代航天航空工程已形成全链协同的产业生态(见表2)。上游以原材料供应为基础,中游聚焦装备制造,下游延伸至政府/商业用户,延伸层则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拓展智能应用场景。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央企国企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CR10(前十大企业市占率)达78%,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中航工业集团:2023年营收6800亿元,主导C919大飞机、ARJ21支线客机国产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功率98.2%,北斗系统全球用户超6亿。
中国商飞:C919获千架订单,国产化率从2020年51%提至2023年76%。
蓝箭航天:2023年完成8次商业发射,朱雀二号火箭入轨精度达0.5公里。
航亚科技:航空发动机叶片市占率达35%,为LEAP-1C发动机核心供应商。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航天航空工程行业深度全景分析及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报告》分析
航天航空工程行业正在经历从传统制造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未来三年行业将保持5%-7%的稳健增长,但市场结构将呈现技术分层、区域集中、生态重构三大趋势。政策导向下,商业航天、深空探测、智能制造等细致划分领域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而一带一路建设则为中国公司可以提供了全球化的战略机遇。
如需知道更多航天航空工程行业报告的详细情况分析,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航天航空工程行业深度全景分析及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
商业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23382亿元
2025体育场馆产业深度调研:智能升级、消费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驱动万亿市场新增长极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