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1日,空天飞行高温气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夏季研讨会在合肥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重组后的首次夏季学术盛会,由空天飞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协办。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唐志共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党委书记刘桂菊、纪委书记杨永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尧,和来自20余家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实验室主依托单位力学所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依托单位中国科大科研部部长查正军、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吴恒安等出席会议并指导工作。实验室主任、力学所所长黄河激,实验室骨干、中国科大陆夕云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罗喜胜等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共计26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傅尧、陆夕云、姜宗林、刘桂菊先后致辞。
傅尧表示,空天飞行是国家空天科技战略的核心领域,关乎国家安全大局。中国科大与力学所联合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关键之举。他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大力推进空天领域人才自主培养,产出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和引领性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为我国空天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陆夕云指出,重组后的实验室应积极应对“更大空域、更宽速域”的挑战,聚焦极端流动的多过程问题研究发力,既要深耕临近空间,持续攻关极端气动物理领域,也要拓展超低轨空间等新疆域,瞄准超高速稀薄流动等前沿领域勇毅探索,努力将实验室打造为极端飞行领域的重要学术高地和国际一流的空天飞行科学技术创新基地。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姜宗林研究员回顾了夏季研讨会二十余年发展历史,倡导科研人员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同推动学科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刘桂菊强调,力学所与中国科大力学系同根同源,均发轫于钱学森、郭永怀先生奠基的气体动力学根基,双方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与经验。自实验室重组以来,唐志共院士、陆夕云院士悉心指导、把关科研方向,保障了实验室的高质量起步。明年力学所将迎来建所70周年,期待实验室以优异的成果为所庆献礼。
会议期间,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所长关成启研究员、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总师毛宏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申旭辉研究员、中国科大丁航教授、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方明研究员分别做大会邀请报告,分享空天飞行领域的关键难题和前沿技术。会议设置了青年邀请报告、长时报告、短时报告及海报展示等多个交流环节,共进行报告80余场、展示海报50余份,内容涵盖理论与建模、装备与测量、计算方式、气动布局、推进技术和燃烧机理、复杂流动模拟、非平衡流动分析等实验室主要科研方向。
本次夏季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对推动空天飞行高温气动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教育培训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逐步加强合作、携手共进,为我国空天事业高水平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